神秘特派 | 北京《变脸》- 国破魂犹在,变脸难变心

前 情 回 顾

LOAD

十二年前,名噪一时的“陆家班”踪影全无;十二年后,久未开锣的【长古剧院】入夜时分却常传出奇怪的声响,致使坊间众说纷纭。

机缘巧合下,“EGA测评小队”的六位特派员摇身一变,成了某报社的新人记者,他们“探听”到了什么秘密?来看看【奔奔】队长的一手报道吧!

烽火燃山河,伶人泪满襟

STORY

破败不堪的剧院、夜半出现的异响、坊间流传的蜚语、飘忽不定的身影……灯光暗下的刹那,循循善诱的低语让不可言说的神秘感逐渐蔓延。

稠如浓墨的黑暗中,时亮时灭的马灯成了为数不多的依靠;行至半途,插科打诨的【柱子】却神色骤变,举手投足判若两人,待诸位“记者”仔细观瞧,才发觉之前种种异象竟关乎到一桩“未了之愿”……

北京版《变脸》虽是旧作重置,对悬疑感的烘托却始于讲解注意事项的途中。而无论是玩家准备迈步踏进剧院时精准如卡点般的“年久失修”,还是后来“声光电雾”齐上阵却时常看不到真容的“自欺欺人”,恰到好处的氛围渲染无疑是长古世家的创作强项

另一方面,废弃之地怎会还有人迹?陆家班又是何故全员失踪?当重重迷雾被越来越多的光源驱散,问题答案虽昭然若揭,真相却远非“闹鬼”那般简单。

身是梦里客,心念戏中人

VISUAL

相较原版,耗时18个月才落地北京的《变脸》不仅在空间有所扩大,视觉方面的美术设计也迎来了重磅升级

即便入场后大部分地方灯光昏暗,置景却毫无廉价之感,对“戏楼”部分的刻画更是极为还原,甚至不少美术道具都是创作团队专门淘换回来的“老物件”。

凌乱的床铺、摇晃的“练功绳”、散落的油彩、整齐的行头等一系列看似随意又真实的“生活痕迹”充斥于玩家动线所及的每一处视野;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“点缀”又仿佛在以自己的方式提醒着看客:陆家班当年没开锣的戏,迟早要唱回来。

位卑不忘国,浩气冲霄汉

PERFORMANCE

作为一款主打“观影体验”的沉浸互动剧,《变脸》的演绎带有浓重的“话剧质感”,大段台词独白、角色身段动作及点题的“变脸绝活”也都颇为考验演员功底。
【陆青儿】作为“引路人”,水袖起落间哀婉的诉说娓娓道来;【柱子】身为气氛担当,扮起“旦角”竟也颇具神韵;【探长】无论是大段独白还是激昂的对手戏均拿捏自如,感染力和信念感皆属一流,就连上台阶时都会因沉浸于角色一瘸一拐。
当故事临近尾声,伴随铿锵有力的鼓声,【陆班主】则会穿戴全套行头登台,六张面谱无缝轮换,更迭间身段步法亦有变化。而这段还原度极高的川剧表演,在“点题”的同时也升华了主题立意。

同行特派员评价

VOICE

“看得出来很多地方都经过了细致的打磨。尤其是造景,让人很有沉浸感。还有对恐怖氛围的拿捏,都极为到位。”

“有别于部分传统密室主题,《变脸》更倾向于在尽可能还原场景的同时为玩家提供沉浸式的演绎。”

“作为一款老主题的重置版,升级后的视觉美术和音效确实有了质变,演员表现也可圈可点。”

“从带场开始氛围感就制造的特别足。大门口的演绎一直到进入游戏,的确有一种穿越感。”

“配乐音效、戏班实景还原、演员的表演能力都非常出色。”

“有情怀、有价值输出的沉浸式观影主题,见证了长古世家对实景游戏的新理解和新探索。”

幕起幕落,戏大于天

ENDING

如果说昔日的《变脸》是长古世家放弃在擅长领域进行创作的自我突破,那么升级后的该作则应算是创作团队出于对传统艺术的尊重,以游戏形式进行的一次“文化输出”

诚然主打观影体验的“弱谜题”设计导致该作互动性薄弱,剧情方面也少了一些意料之外的起承转合。

但倘若换个角度去思考,精良的视觉美术与友好的恐怖程度不失为一种差异化的商业策略,而兼具家国情怀与艺术性的双重标签,或许也能让《变脸》在扩大受众的同时,拥有更多“破圈”的可能

本文源自EGA,未经允许谢绝一切转载摘编

如有需要请私信授权并规范引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