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选测评 | 兰州《三十》- 莫让深爱空余恨

作者 | 酱酱好  编辑 | 碎语

国人传统中形形色色的饭局里,最重要的莫不过年三十晚上那一桌合家团圆欢聚酣饮的“家宴”。

随着年岁增长,活的无奈总能在不经意间阻挡“回家”的脚步,工作、应酬、疫情……种种人情世故也统统成了我们推脱返乡的“借口”。

然而同样是“除夕之夜”,同样是游子归乡,Why沉浸式剧场于2021年10月上线的原创主题《三十》,却以密室的方式讲述了一段让人心酸又温暖的故事。

被唤醒的记忆

尊敬的业主,为加快我区经济建设,改善旧城区环境,现决定于年后对幸福巷胡同实施拆迁,需您于今日前往签订拆迁合同。

“我”不知该称呼这套房子的所有者为“杨阿姨”还是“杨妈妈”,只知从她接“我”出孤儿院像亲生骨肉一般抚养,又在没有任何解释的前提下将我送回原处时便不知该如何去面对她。

短讯中的【幸福巷90号】,自然也勾起了那段甜蜜又痛苦的回忆。

恨吗?当然恨。但想不通为何偏要在“我”事业小有所成时揭开这道难看的“疤”;还有那些跟“我”一样有类似经历的孩子,他们……还好吗?

被蹉跎的岁月

进入游戏后,场景中的一切都足以唤起玩家的“旧时印象”狭窄巷子中肆虐的杂草已经爬满墙头,粮店斑驳脱落的红字招牌在昏黄路灯的映衬下阴森可怖。

时不时跳闸的“供电系统”在漫天烟火中将这里承托的更为凄凉,至于那个油腻的【专车司机】则生动到让人忍不住立马就想“给差评”。

等再见到【杨桂英】时,暴躁与温柔这两种本该冲突的属性却在她身上毫不违和地凝结

虽然此时的她已被满头的白发、交错的皱纹、佝偻的脊背与沙哑的声音打上了时光烙印,但那张温暖的笑脸和熟悉的“暴躁声”却与记忆中的“母亲”几近重合。

而这些颇具年代感的“回忆”也统统成了《三十》破冰的一把钥匙,将玩家与主题剧情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合为一,也让他们于不经意间完成了“角色代入”。

被照亮的星光

作为一个温情主题,“反转与冲突”自然是其必备的亮点。游戏剧情中【杨桂英】领养的6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“情感和路线”,且均需要在NPC的牵引下追本溯源。

除了剧情加持,游戏同样运用了有效的演绎手段去铺开剧情,并让所有玩家在不被“按头式”的情感催动下主动挖掘暗线,从而顺利实现结局反转。

至于参与演绎的演员则如“散落在夜幕里的星光”,看似点缀,实则指引,而我也更愿将这些NPC称之为“手持画笔的艺术家”

游戏开场时,“画卷”缓缓展开,“画师”则根据玩家性格特色进行融合,调整“落笔”节奏,才得以在相辅相成中完成对作品的呈现。
此外游戏内的“爆闪特效”同样是《三十》的星光所在,它既反射出团圆夜里孤独院落的凄凉,又映衬出人物内心挣扎时的压迫与慌张。

强烈的视觉冲击也让NPC的走位与灯光闪烁高度契合,甚至呈现出“移形换影”的震撼效果,从而将单线环节的恐怖氛围助推到了新的高度。

被隐藏的母爱

《三十》的设定虽有几分凄凉,但更多是想重新唤醒玩家对父母的理解
只有唤醒当年的记忆,孩子们才能得知“母亲”的苦楚。而当看到她内心的挣扎与惆怅竟都幻化成了“年兽”与“蛇精”的模样时,所有的不公与误解也都在此刻有了答案。

或许只要“母爱再自私一点”,自以为的“悲剧”便不再是“悲剧”,但这段往事唤醒的又何止是【杨桂英】收养的孩子?

于父母,我们总易产生一些误解,甚至会怀疑他们对自己的爱,并任凭这样的隔阂在自己心中埋下“尖刺”,只待有充分的理由和借口扬长而去。

殊不知这样的“爱”却是世间唯一一道“目送的光芒”,他们目送着孩子长大成人,待他们脚步坚实渐行渐远时便化作门边等待的身影,日日执着地眺望远方。

彩蛋时刻

主题中的【杨桂英】疾病突发时嘴里一直喊着【杨雯辉】,但这个名字却不属于她从孤儿院收养的任何一个孩子。

原来无论领养还是亲生,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是自己生命组成的部分,是即便病魔袭身神志恍惚也不愿忘记的存在——这既是主题埋下的一个伏笔,也是一位母亲的心声。

而在笔者与主题作者“杨大仙”交流时,他也曾诚挚地说到:“作为一个能力和实力都在成长阶段的从业者,我可能做不到为行业或者社会带来太大改变。”

“我希望体验过《三十》的玩家可以明白‘惜眼前人,明白‘子欲养而亲不待,或者至少可以给心底那个人打个电话,说句‘一起吃顿饭吧。”

排版 | 碎语 素材 | Why沉浸式剧场

本文谢绝未经EGA授权的转载摘编,如有需要请私信联络 

– 文章仅为作者个人观点,EGA带您逛遍实景娱乐 –